top of page
秘色(Mi-se)瓷
秘色瓷,又称秘色越器,国际上被誉为最“神秘”的中国瓷器,最初仅供皇室成员享用。
秘色瓷代表了当时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,在晚唐时期成为重要的出口贸易商品。它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,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,在亚洲、欧洲和非洲传播开来。


越窑青瓷 刻划三龙纹碗 五代
这件饰有三条龙在波涛中嬉戏图案的秘色大碗出自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开始烧制的越窑。此碗为五代(907 - 960 年)之物,1918 年由罗杰斯基金购入,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。
越窑秘色 八棱净瓶 晚唐
秘色八角形“净水瓷瓶”是 1987 年在陕西富平法门寺塔院的地下宫殿中出土的晚唐越窑秘色瓷。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。这种经典的瓷器是僧侣常用的储水器具,主要用于洗手、饮用和宗教仪式。


越窑秘色 瓷褐彩云纹香炉 唐代
这种多层结构(主体、镂空的盖子以及顶部装饰)兼具实用性(用于焚香)与装饰性。其底部的虎形脚和云纹图案等元素,体现了唐代在工艺制作中对“吉祥兽”和“祥云”的文化偏好。

青瓷贸易也已延伸至东南亚地区,包括印度尼西亚。沉没的“景利文”号商船在印度尼西亚的北部海岸被发现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。这是一艘北宋时早期海上贸易船,从该船打捞上来的超过 30 万件瓷器中,大部分是越窑青瓷。这是在海外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越窑青瓷。

上林湖越窑是唐宋越窑青瓷的主烧制区,其历史使用时期从公元 2 世纪延续至 12 世纪(东汉至宋朝)。其产品代表了中国早期青瓷制造的最高水平,展现了中国古代青瓷制造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。作为中国南方青瓷鼎盛时期的代表,它在 9 世纪至 11 世纪期间对埃及、波斯、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的陶瓷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。作为一组长期发现、规模最大、窑址分布最为集中的青瓷窑址,它是中国古代瓷器工业中最重要的遗址之一,展示了越窑从创立、发展、繁荣到衰落的整个历史轨迹,并被誉为“户外青瓷博物馆”。
bottom of page

















